很久沒認真發文的拉拉終於回來鋤草啦 (菸)
接下來的日子裡,會努力振作,希望能拉近一些些那遙遙不可期的文章進度... XD
就從最近因為看到電視報導,讓我很有興趣的店家 御鼎興手工柴燒醬油 開始吧
因為看了節目介紹,讓我對御鼎興很是好奇
剛好這次回中南部有開車,行動這麼方便的條件下
當然直接衝到現場最能感受醬油的香氣和溫度!!
位在雲林西螺安定里的御鼎興已經是經營了一甲子的西螺老店
現在以全新的包裝和概念再出發
一進到工廠裡
就看到醬油媽媽和其他員工正在忙碌的裝箱
架上不甚齊全的醬油讓我看得心慌
原來,因為電視媒體的報導讓御鼎興的生意大好
最想購入的古早味原汁壺底清油已經缺貨 (扼腕)
下圖從左至右,分別是:
單價最高的濁水琥珀、剛出爐的薄鹽醬油、古早味油膏
濁水琥珀醬油需要日曝的時間比其他款醬油要來得久
其他醬油約半年左右,琥珀則需要365天以上
我們那天買到的還是日曝了一年半以上的成品呢
加上濁水琥珀使用的是台灣黑豆,成本和時間花費都是最高
抵達當天,最新一批的薄鹽清香柴燒壺底油才剛包裝消毒完畢
熱騰騰到還沒貼上標籤呢
哇!! 第一次買到有溫熱感的剛出爐醬油!
御鼎興目前在澳洲部分地區可以購得
這款不含小麥的醬油 (gluten free)就非常受到歡迎
貼上英語標籤和搭配上木盒子的醬油感覺升等成了紅酒
看起來很有質感
我想,在台販售的醬油或許也可以考慮提供木盒包裝的選項
說不定很受歡迎呢
麴室↓
加入麴粉的黑豆會放進麴室四~五天
等待麴完全進入黑豆 ↓
之後就是超辛苦的洗淨黑豆過程
黑豆在發酵時,溫度會升高
所以,洗清黑豆表面的麴粉時,水溫其實還滿高的,一點都不輕鬆 ><
洗淨之後,再將黑豆放入甕裡,耐心等待四個月到半年
黑豆上方鋪的是澳洲海鹽
鋪好之後,要定時來檢查這些寶貝們
這天很謝謝熱情的御鼎興的第三代 ,謝弟弟 (笑)
帶領我們參觀醬油的製作過程和解說
很喜歡陶甕的樸實感
所以這一甕甕的醬油陶缸,讓我看了有種安心的感覺
聽說,有些甕已經從阿公時代用到現在了
這天幸運的事不僅只是買到了剛包裝好的薄鹽清香壺底油
還買到了目前御鼎興還沒有上架
卻已經製作成功的手工鳳梨醬油!!!
鳳梨醬油是嚴選在地鳳梨、仔細清洗過後
大片大片的削入陶甕中和黑豆一起熟成
醬油熟成開甕的時候,鳳梨片可是完完全全的分解到醬油中囉
煮醬油的大灶↓
醬油要經過兩次溫火柴燒,冷卻後才算完成
因為溫火,所以黑豆香味會慢慢熬煮出來釋放出來
御鼎興的醬油聞起來就和一般大量生產、快火煮出的醬油味道差很多
這天去剛好遇到一鍋已經冷卻了一天,外鍋摸起來卻還是溫熱感的醬油
蒸豆機和最後的加壓高溫殺菌機
(御鼎興的醬油是裝瓶後才殺菌)
離開前
少東告訴我們,他們最近正著手在工廠衛生方面的增建
讓成品和醬油製作區隔開來是御鼎興的下一步
照片中的空地↓ 目前規劃是成品展售中心
很期待下次再訪御鼎興時的新樣貌 :)
這天去御鼎興的戰利品↓
除了半打的醬油,另外也買了沒入鏡的濁水琥珀
(開玩笑,是熟成一年半的琥珀醬油耶,一定要帶的啊 XD)
左邊是古早味醬油膏
綠色瓶蓋,還沒貼上標籤的是剛上市的鳳梨醬油
在工廠淺嘗一口,因為喜歡它的清爽口感
覺得和海鮮或生魚片應該會很搭,立刻帶了兩瓶回家 XD
古早味醬油膏搭配涼拌豆腐是將御鼎興帶回家的第一道菜
醬油膏有鹹度又清甜的滋味,讓這涼拌豆腐一上桌就被秒殺
我想,拿這醬油膏搭配荷包蛋一定很好吃!!
歷經三代的御鼎興堅持以十六道工序,將一顆顆的黑豆製成香醇的一滴滴柴燒醬油
外人看來以為傻
卻是讓我們消費者放心又感動的堅持
很推薦大家嘗試他們的手工醬油
尤其它們家有好幾款的醬油是不含小麥 (gluten free)
對於現代許多對小麥過敏的人而言實在是一大福音!
目前在北中南有合作的舖貨點 (不多就是)
最快的訂購方式還是直接電話訂購或上官網↓查詢囉
雲林縣西螺鎮安定里安定路171-11號
(05) 586-8272
每個星期五六日: 9am-5pm 開放參觀